找到相关内容50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华严宗性起思想的形成

    所”,其智为“无碍”、“无二平等”,突出其等视一切分别的性格。 为了显示如来的超越性,在阐述如来的心意相时,声称如来的智慧并非志气卑劣的小乘人和罪孽深重的有情所能悟入: 如来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4748132.html
  • 证严法师心莲(1)

    不知惜缘感恩,这也是一种自我诅咒,自造罪孽。  ■若能守住今天的功能,就称为「道心」,能够放开昨日的种种情事与杂念,叫作「去杂乱心」。  ■烦陷,徒令生活过得更艰难、更苦,若能欢喜接受,就会过得坦然、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1248324.html
  • 李木源居士主讲:学佛护法的心得及对佛法未来的展望讲记(1)

    做个忏悔,他罪孽很重,他这样,结果喊到每个怕,送去广惠肇医院,喊了一个礼拜,完了,走了。我去看他整个脸吓到脸青青,手指全部收缩,一紧张手指收缩,眼张大口开起来,他是受菩萨戒,有修行,作的是这个地狱的业...

    李木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5148435.html
  • 佛教礼仪--丧葬礼仪篇

    ,以为亲人去世了就会到地狱去,所以要赶快请法师来替他诵经超度,给他念上几声"南无阿弥陀佛",死者的神识就可以安息了。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,对父母长辈也太不恭敬了。因为堕入饿鬼地狱的,都是作恶多端、罪孽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0948469.html
  • 佛教对西安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影响

    她修造圣善寺,寺内立“报慈阁”,其用意一如罔极寺。  上行下效,贵权达官在皇族影响下也纷纷造寺,如宦官高力士造保寿寺,宰相王缙造宝应寺,冀以洗清自身的无穷罪孽。至于一般官员和家道富裕的佛徒,往往在私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0649475.html
  • 佛眼看商界(1)

    只要拿出部分钱财布施或供养三宝,就可以抵消自己的罪孽,可以从中获得心理平衡。其实那只是他们的自我安慰而已。我们要知道,布施和供养虽然会给我们带来福报,但并不能因此抵消恶业,更无法改变生命中累积的烦恼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849518.html
  • 菜根谭

    害。  天地有万古,此身不再得;人生只百年,此日最易过。幸生其间者,不可不知有生之乐,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。 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;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。故持盈履满,君子尤兢兢焉。  市私恩不如扶公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1049622.html
  • 回鹘佛教徒礼忏文研究

    他们又悔恨了。他们向三宝顶礼膜拜,至心忏悔,深刻反省自己的罪恶,以求解脱,并得到宽恕。诸佛僧饶恕了[他们],犹如出云的月神一样圣洁,消除了[他们]深重的罪孽,以及……由于愚昧而[造了]许多罪业。那些造孽...的维吾尔族尽管已全部皈依了伊斯兰教,但其民间谚语中仍保存者“布施灭天灾,忏悔消罪孽”[43] 之类的佛教忏悔思想。  四、回鹘佛教徒忏悔文的文学特色  在上述所述的这些为数众多的忏悔文中,多数都是散文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5050265.html
  • 《俗语佛源》选摘㈥

    人们讲圣贤故事。”(李明权)  【前世作孽】  据佛教“因果报应”之说,前世造下罪孽,损害其他众生,一旦果报成熟,即不得不偿还所欠的冤孽之债,谓之“前生债”或“前世孽”。如明·冯梦龙《桂枝儿·交恶》:“...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851789.html
  • 修心宝典——利器之轮、克毒孔雀

    贪着行颠倒,以似贪欲克此毒。   13. 嗔恨毒花燃放时,不现忿怒如作怖,  惟恐嗔者造障碍,以似嗔恨诛怨敌。   14. 愚痴毒泥混合时,不生安忍如死尸,  惟恐恶者积罪孽,以似愚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12453771.html